編碼器(encoder )是制作比特流等信號和數據,轉換成能夠用于通信、傳輸、存儲的信號形式的裝置。 編碼器將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為電信號,前者稱為編碼盤,后者稱為編碼標尺。編碼器是怎樣工作的呢?
編碼器主要由編碼輪(圓光柵、指示光柵)、機體、發(fā)光器件、受光器件等部件構成。
(1)、圓光柵是由刻在透明材料或金屬材料上的放射狀明暗之間的條紋構成的涂膜。 一個相鄰條紋間距被稱為一個網格間距,網格的整周網格間距數是編碼器的脈沖數(分辨率)。
(2)、雖然指示格子沒有固定,但是窗戶條紋刻線和圓格子條紋刻線是完全相同的格子片。
(3)、機體是組裝圓格子,指示格子等零件的載體。
(4)、發(fā)光器件一般為紅外發(fā)光管。
(5)光接收器件是高頻光接收元件。 一般有硅光電池和光電晶體管。
根據工作原理,編碼器可以分為增量式和絕對值式兩種
增量編碼器1、增量編碼器將位移轉換為周期的電信號,將該電信號轉換為計數脈沖,用脈沖的個數表示位移的大小。
2、動作原理圖